结膜炎为什么这么多?2-5岁婴幼儿更要注意了!
[字体: ]
2018/2/20

     

    

    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眼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表现为眼红、眼痛、眼痒、异物感、烧灼感、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病情易反复,给广大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结膜炎的高发同结膜直接与外界相接触的特性密切相关,环境中的各类病原体、过敏原、化学物质等都是结膜炎的诱发因素。
  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雾霾天气频发,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与此同时结膜炎发病率日益增高。那么究竟大气污染是不是结膜炎的罪魁祸首之一呢?为此,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筹))姚克教授团队与浙江省疾控中心合作开展关于大气污染与结膜炎门诊就诊情况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揭示了大气污染物与结膜炎的密切联系,为雾霾相关性结膜炎的临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今年5月,环境科学领域高影响力期刊《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影响因子5.1)刊登了来自浙二眼科中心的关于“PM2.5引发人角膜上皮细胞自噬”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雾霾是眼表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10月,浙二眼科中心再次在该杂志上发表姐妹篇——关于“大气污染和结膜炎的相关性研究”的研究论文。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针对每一位结膜炎患者与所暴露的大气污染状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结膜炎与大气污染存在着密切联系。
  2017年5月,关于“PM2.5引发人角膜上皮细胞自噬”的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高影响力期刊《环境污染》上。(Environmental Pollution,影响因子5.1)【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傅秋黎博士、吕丹旎博士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姚克教授;合作单位:浙江省预防疾控中心 共同通讯作者陈志健博士、副主任医师】
  2017年10月,关于“大气污染和结膜炎的相关性研究”的临床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高影响力期刊《环境污染》上。(Environmental Pollution,影响因子5.1)【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傅秋黎博士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姚克教授;合作单位:浙江省预防疾控中心 莫哲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陈志健博士、副主任医师】
  该研究收集了9737例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的结膜炎患者的门诊病例资料,并将其与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二氧化硫、粒径≤2.5μm的细颗粒物(PM2.5)及粒径≤10μm的细颗粒物(PM10)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均与结膜炎的发病密切相关,其中二氧化硫对结膜炎发病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不同年龄段中,2-5岁的婴幼儿最为易感。
  ▲ 空气质量佳时,结膜炎发病率较低。
  ▲ 大气污染严重时,结膜炎发病率明显升高。
  敲黑板划重点
  为此,专家呼吁广大群众关注空气质量监测指标,雾霾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户外运动,当出现眼红、眼痛、眼痒、流泪、异物感、烧灼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时及时至眼科就诊。

                                         转自:中华眼科在线

上一篇: 已经没有上一篇
下一篇: 已经没有下一篇